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月1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址坐落在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两百年历史, 是目前我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立足于收藏研究展示宣传南京地方民俗文化。老南京民俗相关展览一直都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之一。建馆至今每一次陈列改造,都会更新老南京民俗相关的展览,至今展出过年俗节令老行当婚嫁俗育儿俗等相关方面内容。可以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了解老南京民俗文化的很好去处。
民俗博物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 对于民俗博物馆的社会认知标准不一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馆以就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民俗博物馆没什么好西,展出的都是些破破烂烂常见的西,不值得一看。 lsquo;城南的九十九间半rsquo;是保存完整的老南京民居建筑,值得去看看。从这两种评价可以看出观众对民俗博物馆的认识还停留在物的层面,也就是资源的层面,但这个层面也恰恰是民俗博物馆的短板所在。
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展出的到底是物还是民俗,到底是历史还是文化遗?观众认知标准的不统一,公众对民俗博物馆的评价不高,是用物这个标准去评价的结果。从物的层面参观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对民俗博物馆展览的解读无疑是从历史的角度或者是艺术的角度出发。解读出物背后的历史或是物本身所散发的艺术魅力,这个角度得出了展出的都是些破破烂烂常见的西。但若是从民俗的角度解读民俗博物馆的展览,那么这些物的背后展现的是一连串的民俗故事,是对民俗文化的最好阐释。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展览可以了解到展出的区域性文化遗。
如何扭转观众对民俗博物馆展览的认识标准从传统的历史转变到文化遗这将是民俗博物馆向前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2. 民俗文物征集难定级难
建馆之初从南京市博物馆借调了一批文物,其有清代砖雕建后的木版年画清代家具等;1993年市公安局转交了一批非法买卖的瓷器和钱币,这些构成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基础。在此之后,民俗博物馆文物收藏的途径主要有社会捐赠以及根据线索从收藏家手上和文物公司购买。社会捐赠是比较被动的文物征集途径,热心捐赠的人很多,但是达到文物收藏要求的却很少。通过社会捐赠征集到的文物有老式家具剪纸作品和绒花作品以及甘氏后人捐赠的有关甘家历史的文物。按线索从收藏家和文物公司购买到的文物主要有古董杂件绣品石雕门当拴马石红木家具木雕二十四孝隔扇门以及皮影作品等。
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其有家二级文物13件,家三级文物60件。不论馆藏文物的数量还是定级文物数量都不多。馆藏文物从用途大致可分为民居雕饰礼俗用品日常生活用品民间刺绣民间工艺品硬木家具这几类。这些文物多为清末和民时期。
每一年的民俗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总结最常发出的声音便是民俗文物征集难定级难。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民俗类博物馆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长期以民俗类博物馆一直与历史类博物馆交叉在一起,所以很多年代久远的价值比较高的民俗文物,被历史博物馆收藏去了;二是在文物收藏与文物定级方面没有摆脱原有的观念,从历史博物馆的角度去衡量文物,对代的民俗文物有偏见。例如现在正在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很多农俗农具都在不断飞消失。作为民俗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征集意识不强。三是文物征集资金与文物征集人员力量相对薄弱。
3. 传统的房屋结构限制展览布局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以多进穿堂式民居建筑为馆址,展厅因建筑的布局由一进一进的单个展厅串联而成呈现线性分布。这样单个展厅面积较,大型的场景展示无法布置,而且容易分割连贯流畅的展览内容。临时展厅由传统民居的一进房屋改造而成,因为保护古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造,民居的梁柱结构使得展柜分散,展厅面积制约了临时展览的举办。馆内文物库房也因为建筑的局限存在着面积湿度大等问题。新的库房设施更新跟不上,先进的除湿设备因为建筑的局限而不能使用。现在库房使用除湿设备是家庭用的除湿设备,功能仍达不到要求。
存在问题带的发展局限
1. 展览新鲜劲过后,难以再吸引观众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的民俗展览多为南京地区的区域民俗文化展览,这种展览的举办可以促进相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南京地区民俗文化的了解。但是由于建筑的局限,常规展览展线过长,展厅布展的文物上级别的少。展览多以场景模型的形式体现民俗文化,所以展览新鲜劲过后,难以吸引观众。
2. 借助民间力量办展存在风险
由于博物馆在文物征集方面存在着文物藏品少不成系列,并且征集难的问题,所以在发展过程民俗博物馆曾采用与民间收藏家合作联合办展的模式举办展览,这种模式我们称为借助民间力量办展。现在仍有长期合作的民间收藏家,如收藏钟表的陈仲仁和收藏紫砂壶的沙志明。钟表和紫砂都是体积比较大的藏品,在没有展出的空余时间便占用了我们有限的文物库房,而且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收藏家。关键是这种合作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收藏家手里的藏品现在已经涨到了我们难以支付的价格。以前曾和我们长期合作的收藏旗袍广告画和民俗物品的南京收藏家高建就因为藏品的出售而止了和我们的合作。
年民俗博物馆发展所遇到的新机遇
1. 非遗保护所带的展览思路的改变
非物质文化遗陈列展览最大特色是展览展示与展演相结合。展览不局限于物,非遗传承人的展示展演也作为展览的一部分长期存在。在常规展览都有观众的参与,展览与观众有互动,传承人与观众互动等。这种展览方式增强了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能动性,也启发了我们对于展览思路的改变。
比如2012年陈列改造,育儿俗的展览展出了互动项目mdash;mdash;抓和立夏称重等传统民俗表演,展厅放置了传统玩具如七巧板滚铁环等。现在育儿俗这一展区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这种在体验的过程接受的民俗知识一定是比看展览得的民俗知识更鲜活,记忆更长久。这也坚定了我们办展览打破物的局限的决心。
2. 非遗保护工作引起了民俗文化研究的新思考
民俗馆以前的工作模式是偏重于与我们生活渐行渐远的老南京民俗的研究和策展。现在策划举办一些民俗活动,让观众参与进也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在端午节秋节重阳节春节举办节俗活动,举办传统婚礼祝寿等活动。现在馆内定期举办的活动还有我是传承人夏令营活动非遗知识讲座民俗知识讲座等。
非遗传承人在馆内设有工作室,长期在馆内展示展演非遗技艺。同时,馆内还安排非遗传承人走出去,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进行非遗传承活动。这也开拓了策划民俗文化展览的新思路。正在策划的民俗主题展览包括人生礼俗传统节俗等,准备推向外的文化展览。
现在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馆开展的非遗传承人培养与培训计划,已经进展到定期举办讲座和交流活动阶段,使得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馆成为南京地区非遗传承人交流的重要基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未发展的趋势是树立南京民俗文化品牌,使得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成为南京民俗文化活动的最重要基地。